修补卫生间防水布局需要系统性操作,确保防水层完整性和长期有效性。以下是详细步骤与注意事项:
1. 基层处理
清理基面:铲除原有防水层、瓷砖胶残留,清除油污、灰尘,确保基层坚固无松动。空鼓区域需凿除后用水泥砂浆修补。
找平处理:地面坡度应朝向地漏(建议1%-2%落差),阴阳角做成圆弧形(R角≥50mm),避免积水。墙面基层需平整,凹凸处用水泥砂浆填补。
2. 关键节点加强处理
管根/地漏周边:用堵漏王或防水砂浆做“倒角”处理,再涂刷2-3遍柔性防水涂料(如聚氨酯),并嵌入无纺布作增强层。
门槛石下方:需额外涂刷防水并向外延伸至干区外沿,防止水汽渗透至门外地板。
墙面开槽处:水电管线槽需用防水砂浆填平,再局部涂刷防水涂料。
3. 防水材料选择与施工
柔性涂料(地面首选):双组分聚氨酯或聚合物水泥(JS)防水涂料,延展性好,适应基层变形。涂刷2-3遍,厚度≥1.5mm。
刚性涂料(墙面适用):通用型防水浆料(K11),粘结力强,适合贴砖。墙面涂刷高度至少1.8米(淋浴区),干区不低于30cm。
附加材料:防水嵌缝胶(处理瓷砖接缝)、防水膜(用于预埋管道)。
4. 闭水试验
防水层干固后(通常48小时)做24-48小时闭水,水位高度≥2cm。检查楼下天花板、管道周边是否渗漏。若渗水需返工,重点检查节点部位。
5. 保护层与瓷砖铺贴
防水层验收合格后,地面用水泥砂浆做薄层保护(避免后续施工破坏)。墙面拉毛处理增强瓷砖粘结力。
瓷砖铺贴时采用防水型瓷砖胶,避免空鼓。填缝建议使用环氧彩砂,防霉抗渗。
扩展知识
防潮层设计:南方潮湿地区可增设防潮膜或透气型防水涂料,避免墙面返碱。
材料兼容性:不同品牌防水涂料避免混用,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失效。
维护检查:每年检查地漏排水速度、瓷砖缝隙是否开裂,及时补刷透明防水胶。
修补后需避免锐器刮划防水层,长期积水区域可考虑增设二次排水地漏。施工环境温度建议5℃-35℃,湿度低于70%以确保成膜效果。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