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地板砖铺贴是一项需要细致施工的工艺,涉及基层处理、材料选择、施工技巧等多方面环节。以下是具体步骤及专业要点:
1. 基层处理
- 清理地面残留的水泥渣、油污等杂质,确保无空鼓、开裂。旧地面需用打磨机处理凹凸部位。
- 防水层验收:检查原有防水是否合格,建议涂刷两遍柔性防水涂料(如聚氨酯),墙面高度至少30cm,淋浴区需达180cm以上。完成48小时闭水试验后方可施工。
2. 弹线定位与预排
- 以墙面为基准弹出十字定位线,从门口向内侧延伸。小砖(如300×300mm)可采用工字铺贴,大板砖(600×1200mm)建议对缝铺贴。
- 预排时计算裁切比例,避免出现窄条砖(宽度<1/3整砖)。地漏周围建议做"回字形"切割,保证排水坡度。
3. 材料配比与搅拌
- 瓷砖胶选择C2级以上标准,与水泥砂浆按1:0.3比例混合。湿贴法需添加胶粉增强粘结力,薄贴法胶层厚度建议3-5mm。
- 填缝剂应选用环氧彩砂或防霉硅胶,潮湿环境不建议使用白水泥。
4. 铺贴工艺
- 采用"锯齿镘刀"双面刮胶工艺,胶浆拉槽深度需达6-8mm,与砖背胶槽呈90°交叉。大规格砖需用吸盘辅助定位。
- 留缝宽度:瓷质砖1.5-2mm,石材类3-5mm。使用十字定位器保持缝隙均匀。
5. 细节处理
- 阴角处需做"倒角处理"(预留2mm伸缩缝)或使用阳角条。门槛石应高于地砖5-8mm形成挡水坝。
- 管道开孔采用水钻定位,孔沿需磨圆防止应力开裂。建议预留检修口。
6. 养护与验收
- 铺贴后24小时内禁止踩踏,72小时内避免接触明水。夏季需覆盖薄膜保湿养护。
- 验收时用2米靠尺检查平整度(误差≤3mm),空鼓率单砖≤5%,整体≤3%。重点检查地漏周边的排水坡度(≥2%)。
附加知识:潮湿地区建议选用吸水率≤0.5%的全瓷砖,寒冷地区需关注防滑系数(R10级以上)。新型SPC石塑地板可作为替代方案,具有防水防潮特性,但需注意基层平整度要求更高。传统湿贴法每平方米人工费约35-50元,薄贴法成本增加30%但可节省3-5cm层高。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