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地漏的管线尺寸选择需综合考虑排水量、建筑规范和管道布局,核心在于确保排水效率与防堵塞能力。以下是专业分析及数据参考:
管径尺寸 | 适用场景 | 排水能力(L/s) | 建筑规范要求 | 推荐连接方式 |
---|---|---|---|---|
50mm | 住宅卫生间,单地漏排水 | 3-5 | 符合中国《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9,最低要求。 | 直接连接主排水管,需保证坡度≥0.02 |
75mm | 公共卫生间或多个地漏并联 | 8-12 | 部分地区规范要求公用区域管径不小于75mm | 分路连接后汇入主干管,需合理设置存水弯 |
110mm | 大空间(如酒店、会所)或特殊需求 | 15-20 | 符合欧洲标准EN 12056,适用于高排水量场景 | 多设备汇总时优先选择,减少管径变化 |
核心要点解析:
1. 基础管径:住宅卫生间通常采用50mm管径,满足日常排水需求。若卫生区域较大或有洗浴设备,应升级至75mm。
2. 排水能力计算:排水量需根据使用人数和设备类型评估。例如普通马桶排水量约0.6L/s,淋浴房可达15L/s以上,需匹配相应管径。
3. 管道坡度要求:地漏连接管应保持0.02-0.05的坡度,避免积水。坡度不足会导致反味或堵塞。
4. 材质选择:PVC-U管材推荐使用S2级(抗压强度≥2.5MPa),铸铁管需满足国标GB/T 13295-2008。
5. 特殊场景处理:如连接洗衣机、洗碗机等大流量设备时,建议采用75mm管径;地下室或潮湿区域需增加防臭地漏。
规范依据:
中国《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9规定:住宅卫生间排水管最小管径为50mm,公共卫生间应为75mm。美国建筑规范(IBC)则要求住宅排水管不低于2英寸(50.8mm)。
常见误区:
1. 假设越大越好:实际需根据排水量匹配,过度增大管径可能浪费材料且增加施工复杂度。
2. 忽略坡度设计:即使管径达标,坡度不足也会导致污水淤积,影响使用体验。
3. 未区分地面类型:瓷砖地面需更严格的坡度控制(1%-2%),而自流平地面可适当放宽。
安装建议:
1. 优先采用柔性连接,便于后期维护。
2. 建议在地漏与主管道间增设存水弯,防止臭气返溢。
3. 多设备区域应设置专用分管,避免交叉干扰。
扩展说明:
地漏管径需与排水系统整体设计协调。对于采用下沉式卫生间的项目,建议在地漏处设置管井以便检修。同时,注意防堵塞配件的选择,如带滤网的地漏或机械密封装置,可有效防止毛发等杂物堵塞管道。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