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板内墙面厚度需根据材料类型、保温要求、建筑结构及气候条件综合确定,常见厚度范围如下:
1. 聚苯乙烯泡沫板(EPS/XPS)
- 常用厚度:30mm~100mm
- 北方严寒地区(如东北)建议≥80mm,南方温和地区可降低至40mm~60mm。
- XPS导热系数更低(0.028~0.033 W/(m·K)),同等保温效果下可比EPS减少10%~20%厚度。
2. 岩棉板/玻璃棉板
- 防火A级材料,厚度通常50mm~120mm。
- 高层建筑或公共建筑需兼顾防火性能,可能需叠加多层,总厚度可达150mm以上。
3. 聚氨酯泡沫(PUR/PIR)
- 高效保温材料(导热系数0.022~0.026 W/(m·K)),厚度20mm~80mm即可达到其他材料50mm~100mm的效果。
- 适用于空间受限的改造项目。
影响厚度的关键因素:
气候带划分:GB 50176-201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明确不同地区传热系数限值,如寒冷地区外墙K≤0.45 W/(㎡·K)。
墙体基层材质:混凝土墙需比砖墙增加10%~15%保温层厚度以弥补热桥效应。
节能标准:75%节能标准比65%标准要求厚度增加约20%~30%。
构造层次:含反射膜、隔汽层时需预留空气层,总厚度增加5mm~10mm。
施工注意事项:
厚度超过80mm建议分两层错缝铺设,避免拼接缝热损失。
内保温系统需核算结露风险,厚度不足易导致冷凝发霉。
实际工程中应通过热工计算软件(如PKPM)校核最小厚度,并符合《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2021要求。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