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学中的“龙脉大尽之处”指龙脉气场的终结或汇聚点,是地理形势中能量终极转化的关键位置。其特点与应用如下:
一、龙脉大尽的特征
1. 地形收敛:主龙脉行进至平洋、水口或两山夹护处,形态由雄壮转为平和,如长江入海口的冲积平原即典型的大尽格局。
2. 水法显象:常见众水交汇或明堂开阔,如洛阳盆地四水缠腰的"天心地胆"结构。
3. 星峰顿伏:祖山发脉后,连续过峡束气至结穴处突起矮圆星体,如北京故宫景山为人工堆砌的"镇山",补足龙脉尽头的形势。
二、能量特性分析
1. 阴极阳生:大尽处常暗藏"回龙顾祖"之势,如广州白云山-越秀山龙脉反向珠江,形成"反跳水"的特殊气场。
2. 气蓄为都:历代都城多选址于此,西安坐落关中平原尽头,背靠终南山,正合"六龙聚首"之说。
3. 葬法禁忌:《葬书》云"气噫而风散",需用"接气法",在穴位后培土植树形成屏障。
三、实用操作要点
1. 证穴三法:
- 看水口是否有禽星(突兀礁石或土丘)锁气
- 察土色是否五色兼备
- 测地温是否冬暖夏凉
2. 现代应用:上海陆家嘴处于长江龙脉尽处,通过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等建筑形成"三炷香"布局,转化水龙之气。
四、误区辨析
1. 大尽非指地势最低处,如吐鲁番盆地属"漏气地",需辨明真龙是否在此脱煞换形。
2. 平原龙脉结穴需"高一寸为山",如山东曲阜尼山虽海拔仅340米,却是儒家文明发祥的龙尽吉穴。
龙脉大尽处蕴含"物极必反"的易理,其识别需综合峦头、理气、客星等多重验证。当代城市规划中,可通过人工水系、地标建筑等手段激活这类地域的能量潜势,如雄安新区白洋淀的"龙归大泽"布局即暗合此道。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