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住宅项目中厨房烟道的厚度通常依据国家规范及地方标准设计,结合工程实践与材料特性,具体参数如下:
1. 常见厚度范围
烟道主体结构厚度一般为20-30mm,具体取决于材质类型:
- 水泥预制烟道:多采用25-30mm厚度的水泥纤维板或GRC(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材料,以满足防火与结构强度要求。
- 金属烟道(不锈钢/镀锌钢板):厚度通常为0.8-1.2mm,需进行防腐处理并包裹保温层(如岩棉,厚度约50mm),以符合防火排烟规范。
- 新型复合材料烟道:部分项目采用轻质防火板(如硅酸钙板)组合结构,单层板厚约12-15mm,双层叠加后总厚度可达25mm以上。
2. 规范依据
- 《住宅厨房排烟道》JG/T 3044-2013:明确烟道壁厚需保证耐火极限≥1小时,且抗弯荷载≥9kN/m²。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要求竖向排烟道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对应厚度需通过防火检测认证。
- 地方性标准(如上海、广东等地)可能对防潮、抗震性能有附加要求,影响厚度设计。
3. 功能性扩展设计
- 隔音处理:部分高端项目会在烟道内增加吸音材料(如离心玻璃棉),整体厚度可能增加5-10mm。
- 防串味结构:采用双壁中空设计或止回阀集成,可能导致烟道外径扩大,但实际结构层厚度不变。
- 施工工艺影响:现浇混凝土烟道(较少见)厚度可达100-150mm,需预留钢筋网并考虑模板支护。
4. 验收与检测要点
- 烟道成品需提供耐火性能检测报告,确保在标准火灾曲线下完整性达标。
- 现场安装后需进行气密性测试,防止油烟泄漏,厚度均匀性是关键控制指标。
- 高层建筑需考虑风压承载,烟道壁厚不足可能导致负压变形,需进行结构计算复核。
补充知识:烟道厚度与排烟效率并非线性相关,需平衡截面积与流体阻力。部分项目采用变截面设计(如底部加厚以减少震动),或使用内壁光滑的陶土烟道(厚度约15mm但需特殊接口处理)。实际选型还需结合楼盘定位、成本预算及地区气候条件(如沿海地区需防盐蚀)。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