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厨房菜单设置需兼顾营养均衡、食材易储存及制作便捷性,同时考虑特殊情况下的饮食安全和免疫力提升需求。以下为专业建议:
1. 食材选择与储备原则
耐储存食材优先:根茎类(土豆、红薯、胡萝卜)、干货(香菇、木耳)、冷冻蔬菜(青豆、玉米粒)、罐头类(番茄罐头、鱼类罐头)可延长保存期。
高蛋白储备:鸡蛋(冷藏可存30天)、冷冻分割鸡肉、真空包装豆制品;奶粉或常温牛奶替代鲜奶。
维生素补充方案:苹果、橙子等耐放水果;复合维生素片可作为应急补充。
2. 菜单设计策略
7日循环菜单模板:
▪️早餐:燕麦粥(配奶粉)+水煮蛋+橙子
▪️午餐:腊肠焖饭(添加冷冻豌豆)+紫菜蛋花汤
▪️晚餐:土豆炖牛肉(使用罐头牛肉)+凉拌木耳
应急简餐方案:方便面搭配冷冻蔬菜和煎蛋;速冻饺子配醋蒜汁。
3. 特殊时期烹饪技巧
分装预处理:将洋葱、姜蒜等配料切好冷冻;肉类按份分装避免反复解冻。
一菜多做法:鸡肉可拆解为:第一天白切鸡(冷藏保存),次日鸡骨熬汤,剩余肉做鸡丝凉面。
灭菌处理:生鲜食材建议沸水焯烫30秒;砧板严格生熟分开,可使用颜分。
4. 营养强化重点
每日保证15g以上膳食纤维(全谷物+菌菇类);
锌元素补充(南瓜籽、牡蛎干);
增加葱姜蒜等天然抗菌食材使用频次;
控制盐分摄入,改用柠檬汁、香料调味。
5. 安全防护配套措施
设置食材消毒区,外卖包装需酒精喷洒;
使用带盖密封盒储存熟食;
定期检查库存,建立"先进先出"的食材周转制度。
6. 特殊人群调整
慢性病患者:增加荞麦、鹰嘴豆等低GI食材;
儿童菜单:强化乳制品和DHA补充(可用冷冻鳕鱼);
老年人:增加软烂炖菜,补充蛋。
7. 应急情况处理
断鲜蔬时:发豆芽(3天可食用)、水培葱蒜;
断电储备:压缩饼干、即食燕麦片、牛肉干;
配备复合维生素和电解质冲剂。
疫情期间建议采用"3+4"模式:3天新鲜食材+4天储备食材灵活搭配,每周更新采购清单时优先消耗易腐食品。关键是通过科学的食材组合和储存方法,在有限条件下维持膳食多样性。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