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装饰盘子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了解大象的文化象征意义及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表现。
- 掌握陶艺或彩绘盘子的基本技法(如拉坯、釉彩绘制、贴花等)。
- 学习运用点线面、色彩搭配等艺术语言装饰盘子。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观察大象形象(如印度象、非洲象的形态差异),提炼简化造型。
- 实践装饰工艺,结合浮雕、镂空或彩绘等手法表现大象主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对动物保护的关注,融入环保理念(如“拒绝象牙制品”)。
- 感受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培养审美创造力。
---
教学准备
材料工具:
- 素坯陶盘/木质圆盘、丙烯颜料、釉料、画笔、雕刻刀、拓印模板。
- 大象图片、装饰纹样参考(如泰国象鞍图案、非洲部落几何纹样)。
知识铺垫:
- 讲解大象在亚洲文化中的吉祥寓意(如泰国“白象”象征王室权威),非洲象的生态意义。
- 分析装饰盘的功能性与艺术性(如西班牙彩釉盘、中国青花瓷盘的异同)。
---
教学步骤
1. 导入(10分钟)
展示不同文化中的大象艺术品(如印度细密画、傣族剪纸),讨论大象的形态特征(长鼻、大耳、粗腿)。
提出问题:“如何用盘子有限的圆形空间表现大象的体积感?”
2. 设计与制作(40分钟)
造型设计:
- 草图阶段:鼓励学生尝试抽象或写实风格,如将大象简化为几何形,或结合自然元素(如莲花、棕榈叶)。
- 技法示范:
- 彩绘法:用勾线笔描绘轮廓,填充渐变色彩表现立体感。
- 浮雕法:用陶泥捏塑大象头部粘贴于盘心,辅以刻线装饰。
- 拼贴法:剪切彩色陶片拼贴出剪影效果。
色彩应用:
- 冷色调(蓝绿色系)表现水与森林,暖色调(红金色)突出节日氛围。
- 提示釉料烧制后的变色特性(如氧化钴烧成后呈蓝色)。
3. 拓展与评价(20分钟)
学生互评:从“创意、工艺、文化表达”三方面点评作品。
延伸思考:探讨装饰盘的实用性(如壁挂、餐具)与艺术收藏价值。
---
注意事项
安全指导:使用雕刻工具时注意力度,彩绘后保持通风。
差异化教学:对低龄学生可提供大象轮廓模板,高阶学生尝试复合媒材(如金箔点缀)。
文化背景补充
在印度教中,象头神迦尼萨代表智慧与吉祥;中国云南傣族的“象鼓舞”则祈求风调雨顺。现代设计中,大象形象常被用于倡导野生动物保护主题的艺术创作。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