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脚手架的计算是建筑工程造价与施工组织中的一项重要专业工作,主要用于外墙装饰、修缮、清洗等作业。其计算需遵循国家或地区的建筑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如中国的《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以及地方定额规定。核心在于准确确定脚手架的工程量,并据此进行费用核算。
一、 装饰脚手架的主要类型与计算规则
装饰脚手架根据搭设方式、使用部位和目的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其计算方法也各有差异:
脚手架类型 | 适用场景 | 计算规则(一般情况下,具体以当地定额为准) |
---|---|---|
外装饰脚手架 | 建筑物外墙面的装饰、抹灰、贴面等 | 按外墙垂直投影面积计算。计算公式:脚手架面积 = 外墙外边线长度 × 搭设高度。高度自设计室外地坪算至檐口(或女儿墙顶)。 |
里脚手架 | 建筑物内墙、柱面的装饰 | 按墙面垂直投影面积计算。计算公式:脚手架面积 = 墙面净长 × 搭设高度(从地面算至楼板或梁底)。 |
满堂脚手架 | 室内顶棚装饰、高度超过3.6m的天棚施工 | 按室内净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柱、垛、附墙烟囱等所占面积。基本层作业高度在3.6m至5.2m之间,超过5.2m时需计算增加层。 |
吊篮脚手架 | 高层建筑的外墙装饰、清洗 | 按外墙装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计算,或按施工工期以“台天”为单位计算。 |
活动脚手架 | 小面积、局部的室内装饰维修 | 通常按搭设次数和工期以“座天”为单位租赁或计费,或估算其使用时间。 |
二、 详细计算步骤与要点
1. 确定计算依据:首先必须明确工程所在地的现行定额计算规则,这是进行一切计算的基础。不同省份的定额可能存在细微差别。
2. 识读施工图纸:仔细阅读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获取建筑物的外墙总长度、高度、室内净高、房间布局等关键尺寸。
3. 划分计算范围:
- 区分哪些部位需要计算外脚手架,哪些部位计算里脚手架或满堂脚手架。
- 注意同一建筑不同高度或不同立面可能需分别计算。
- 门窗洞口、空洞面积通常不扣除。
4. 执行计算:根据上述规则和图纸尺寸,分部分项计算各类脚手架的工程量。以下是满堂脚手架增加层计算的示例:
满堂脚手架增加层数 = (室内净高 - 5.2m) / 1.2m(此步距为示例,具体按定额规定)。计算结果不足0.5层时舍去,达到或超过0.5层时按一层计算。
5. 汇总与套价:将计算出的工程量(平方米、台天等)汇总,然后套用相应定额子目,计算出人工、材料、机械的总费用。
三、 计算注意事项
- 安全因素:脚手架计算不仅是经济行为,更是技术安全措施。方案需经过受力计算和审批,确保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 重复利用: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考虑脚手架的周转使用,以降低成本。
- 特殊构造:对于有挑檐、雨篷、穹顶等特殊构造的建筑,其脚手架计算应单独考虑,通常按挑出部分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 签证与变更:施工过程中若方案发生变更,应及时办理现场签证,作为结算依据。
四、 扩展:与其他类型脚手架的区别
装饰脚手架与结构脚手架(主要用于砌筑和混凝土浇筑)在计算上易混淆。主要区别在于:
1. 用途与荷载不同:结构脚手架需承受更大的施工荷载(砖、砂浆、混凝土等),而装饰脚手架荷载较小,但其搭设要求需满足装饰作业面的需求。
2. 计算规则可能不同:在某些定额中,若主体结构已使用外墙脚手架进行施工,在装饰阶段利用原脚手架进行简单修补加固后继续使用时,可能仅计算一次“脚手架改架工”或不再单独计算装饰脚手架,具体需看合同约定和定额说明。若需重新搭设,则需单独计算。
总之,装饰脚手架的计算是一项严谨的技术经济工作,必须结合图纸、规范和施工方案,做到规则明确、尺寸准确、分类清晰,才能保证工程计价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