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粘土装饰花瓶教案设计(适用于4-5岁幼儿)

一、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认识粘土的基本特性,了解花瓶的造型结构和装饰元素。
2. 技能目标:掌握简单的粘土塑形技巧,如揉捏、搓条、压扁、连接等,尝试用工具进行图案雕刻。
3. 情感目标:培养对艺术创作的兴趣,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增强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二、活动准备
| 材料分类 | 具体内容 |
|---|---|
| 基础材料 | 白色或彩色粘土(每组500g)、花瓶底座(可选用陶土瓶、玻璃瓶或纸浆瓶) |
| 工具材料 | 牙签/刻刀、小刀、塑形工具、海绵印章、剪刀(安全型)、颜料(可选) |
| 辅助材料 | 桌布、围裙、湿布(清洁用)、展示板、花瓶装饰示范图 |
| 环境创设 | 布置包含花瓶图片、自然元素的艺术角,提供可参考的装饰图案范例 |
三、活动流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风格的花瓶,引导幼儿观察花瓶的形状(如圆柱形、梨形、锥形)、材质(陶瓷、玻璃、陶土)和装饰特点(几何纹样、自然元素、卡通图案)。提问:"你们见过哪些漂亮的花瓶?最喜欢哪个图案?"激发创作欲望。
2. 示范讲解(10分钟)
教师分步骤演示:①用搓条法制作瓶身,注意粗细均匀;②用压扁法制作瓶口装饰;③用工具雕刻花纹,示范使用刻刀划线、牙签戳点、海绵印章按压等技巧;④提醒连接处使用粘土揉成小球辅助固定。
3. 实践操作(20分钟)
分组指导幼儿制作:先用粘土塑形完成花瓶主体,再选择装饰方法进行个性化创作。观察重点:是否保持手指清洁、工具使用是否安全、图案是否有创意。对操作困难的幼儿重点辅导基础塑形技巧。
4. 分享展示(5分钟)
组织"小小设计师"分享会,让幼儿轮流展示作品并简单描述装饰思路。教师用正面语言给予鼓励,如:"你用了波浪线图案,让花瓶看起来像海浪一样可爱!"
四、活动延伸
1. 生活延伸:将作品插入班级植物角,学习花瓶的实际用途,观察植物生长与装饰的关系。
2. 语言延伸:开展"花瓶的故事"讲述活动,引导幼儿为装饰图案编创简短情节。
3. 家园共育:发放"家庭艺术任务卡",鼓励幼儿用粘土装饰家中废弃容器,培养美育意识。
五、教学建议
• 粘土需提前揉捏至柔软状态,避免过硬导致幼儿操作困难
• 对于构图能力较弱的幼儿,可提供模板或半成品辅助
• 重点提醒粘土保存方法:制作完成后需用湿布覆盖防干裂
• 装饰图案建议以低复杂度为主(直线、圆点、简单几何),确保符合动作发展水平
六、核心知识点
立体造型:通过塑形掌握三维空间概念
细节处理:理解花纹深浅与工具力度的关系
色彩认知:了解互补色搭配原则(如若使用颜料)
材料特性:认识粘土干燥后的收缩特性与装饰稳定性关系
七、安全与卫生
• 教师需全程指导工具使用方法
• 操作后统一清洁工具,用湿布清理桌面
• 粘土使用后及时封存,避免污染与干裂
• 特别注意剪刀操作时的规范性指导
八、教育价值
该活动融合了美术、手工与科学认知领域。通过粘土塑形培养手部精细动作协调性,图案创作促进视觉审美发展,同时可以渗透植物养护知识,实现跨领域整合教学目标。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