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防水是装修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耐久性和居住环境的安全。一个完整的卫生间防水流程通常包括多个严谨的步骤,其核心在于基层处理、关键节点加强、大面积涂刷以及闭水试验。

卫生间防水标准施工步骤如下:
第一步:基层处理
这是所有防水工作的基础,至关重要。需将墙地面清扫干净,确保基层坚固、平整、无灰尘、油污、明水等。对于有裂缝、蜂窝、麻面的地方,应先用水泥砂浆找平修补。墙地面交接的阴阳角应做成圆弧形(R角),以利于防水材料的铺设。
第二步:管根、墙角等细节部位加强处理
卫生间渗漏多发生在薄弱环节,如地漏、管根、阴阳角、门槛石等部位。这些位置需用防水堵漏宝或防水涂料配合无纺布进行加强处理,通常采用“一布两涂”的工艺,即先刷涂料,再铺无纺布,最后再覆盖刷一层涂料,确保形成整体无接缝的防水层。
第三步:大面积涂刷防水涂料
使用符合标准的柔性防水涂料(如聚氨酯类、丙烯酸类、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K11等)。涂刷应分遍进行,待前一遍涂料干透成膜后再涂刷下一遍,前后两遍的涂刷方向应相互垂直,确保无漏刷。墙面防水高度有明确要求,淋浴区建议做到1.8米高,面盆区域做到1.2米高,其他区域墙面至少做到0.3米高。
第四步:养护
防水层施工完毕后,需进行自然养护,等待其完全干固。期间应防止踩踏、磕碰、暴晒或淋水。
第五步:闭水试验
这是检验防水施工成果的核心步骤。在防水层完全干固后(通常需等待24-48小时),将卫生间所有下水口封堵,门口用水泥砂浆砌一个挡水坎,然后蓄水,水深不低于2厘米。蓄水时间至少24小时(建议48小时)。之后到楼下住户家仔细观察天花板和管道周边有无渗漏现象。若无渗漏,则防水合格;若有,必须返工重做。
第六步:保护层施工
闭水试验确认无误后,排干积水。在防水层上做一层水泥砂浆保护层,以防止后续贴砖施工中对防水层造成破坏。
常见防水材料用量参考表:
| 防水材料类型 | 涂刷厚度(mm) | 理论涂布率 (kg/m²/mm) | 建议涂刷遍数 |
|---|---|---|---|
|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K11) | 1.0 - 1.2 | 1.8 - 2.2 | 2 - 3遍 |
| 聚氨酯防水涂料 | 1.5 | 1.2 - 1.5 | 2 - 3遍 |
| 丙烯酸防水涂料 | 1.0 | 1.5 - 2.0 | 2遍 |
扩展知识:防水材料的选择
目前家装卫生间防水主要使用柔性防水材料,因其能抵抗基层一定的开裂和变形。其中,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K11)因其环保、与基面粘结力强、施工简便而成为市场主流。而聚氨酯防水涂料则具有优异的弹性和延伸率,但施工时对基层干燥度要求较高。选择时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产品。
总结:卫生间防水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任何一个步骤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严格遵循基层处理 → 细节加强 → 大面积施工 → 养护 → 闭水检验的流程,并选择合格的材料,是确保卫生间滴水不漏的根本。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