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漏水需要根据具体漏水位置和原因选择对应的维修方案,以下分场景详细说明:
1. 管道接口漏水
若角阀、软管或排污管接口渗水,需检查密封垫片是否老化。建议更换为加厚硅胶垫片,并使用防水胶(如塑钢泥)二次封闭。PPR管道连接处漏水需用热熔器重新焊接,PVC管道可用专用胶水补缝。
2. 地漏周边渗水
拆除地漏重做防水层时,建议先敲除周围松动的瓷砖,用堵漏王做倒角处理,再涂刷2-3遍柔韧性防水涂料(如K11或JS型)。安装时采用防臭芯地漏,并确保密封圈与管道紧密贴合。
3. 瓷砖缝隙漏水
长期积水会导致填缝剂粉化。需清理旧填缝至3mm深度,使用环氧彩砂或聚氨酯美缝剂重新填缝。若瓷砖空鼓,需灌入环氧树脂胶进行加固。
4. 防水层失效
局部维修可用渗透型防水剂(如有机硅乳液),大面积失效需铲除至基层,阴角处做圆弧处理。推荐使用交叉涂刷工艺:先刷刚性防水(如水泥基渗透结晶),再覆盖柔性防水(聚氨酯涂料),总厚度不低于1.5mm。
5. 沉箱积水
需开检修口检查二次排水管是否堵塞。如有积水,建议整体重做防水并加装暗地漏,回填时应用陶粒混凝土,表面需做5%坡度找平。
6. 隐蔽工程隐患
水管暗埋部分漏水需用打压机检测,PPR管热熔接口虚焊是常见原因。维修后建议做24小时闭水试验,水位下降不超过2mm为合格。
附加建议:优先选择国标II型防水材料,湿区墙面防水高度应做到1.8米以上。维修后保持通风干燥,72小时内避免踩踏。定期检查美缝是否开裂,地漏滤网需每月清理防止堵塞。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