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地面重做防水工艺需严格遵循以下步骤和技术要点,确保防水层的长效性和可靠性:
1. 基层处理
- 彻底清理基面:铲除原有地砖、防水层至结构板层,清除浮灰、油污等杂物,凹凸不平处用水泥砂浆找平。
- 关键节点处理:管根、地漏、墙角等部位需开槽做V形倒角,并用水不漏或聚合物水泥砂浆做圆弧加强处理。
- 基层润湿:施工前充分润湿基面至饱和面干状态(无明水),避免防水层因基面吸水过快导致开裂。
2. 防水材料选择
- 柔性防水涂料:推荐使用聚氨酯或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JS防水),延伸率大于200%,适应基层微小开裂。
- 刚性防水层:门槛石、阴角处可薄刮一层水不漏,形成刚性防护。
3. 重点部位加强
- 管道周边:采用“一布两涂”工艺,先涂刷防水涂料后粘贴涤纶无纺布,再覆盖第二遍涂料。
- 门槛石防水:需做止水墩,高度不低于20mm,并向门框外延伸100mm,防止水汽渗透导致外墙返碱。
- 地漏节点:使用带法兰的防臭地漏,防水层需下翻至排水管内壁30mm。
4. 分层涂刷工艺
- 交叉施工:第一遍涂料按垂直方向涂刷,表干后(约2-4小时)再横向涂刷第二遍,总厚度≥1.5mm。
- 附加层施工:下沉式卫生间需在回填层上方增设一道防水层,回填前先用陶粒或发泡混凝土做斜坡引流。
5. 闭水试验与保护
- 48小时蓄水测试:水位高度≥20mm,检查楼下顶面无渗漏。
- 防护层施工:防水层干固后需做20mm厚水泥砂浆保护层,避免贴砖时破坏防水层。
6. 注意事项
- 环境温度需在5-35℃间施工,避免雨天作业影响固化。
- 防水层未完全固化前禁止踩踏,养护期不少于7天。
- 墙地交界处防水需上返墙面至少300mm,淋浴区墙面高度≥1.8m。
扩展知识:现代防水技术已发展出喷涂型聚脲等新型材料,固化快且可形成无缝防水膜,但需专业设备施工。对于老旧卫生间改造,建议增加红外线热成像检测,精准定位原有渗漏点。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