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卫生间防水施工需严谨规范,重点包括以下步骤及注意事项:
1. 基层处理
- 清理地面及墙面基层,确保无浮灰、油污、空鼓或开裂。用水泥砂浆找平,阴阳角做成圆弧形(R≥50mm),管道根部预留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
2. 关键部位加强处理
- 地漏、管根、门槛石两侧、阴阳角等节点需先涂刷防水附加层,采用无纺布或玻璃纤维网格布增强,宽度≥300mm。
3. 防水材料选择
-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K11/JS):柔性好、环保,适合墙面和地面;
- 聚氨酯防水涂料:耐腐蚀性强,但需注意环保性;
-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适用于混凝土基层,常用于背水面。
4. 涂刷工艺
- 采用“十字交叉法”涂刷2~3遍,每遍厚度0.5~0.8mm,总厚度≥1.5mm。上一遍表干(不粘手)后进行下一遍,方向垂直。墙面防水高度:淋浴区≥1.8m,干区≥0.3m,洗手盆区≥1.2m。
5. 闭水试验
- 防水层干透后(通常48小时),蓄水深度≥20mm,持续24~48小时,检查楼下及相邻墙体无渗漏。
6. 保护层施工
- 闭水合格后,用水泥砂浆做2cm厚保护层,避免贴砖时破坏防水层。
扩展知识
卫生间门口需做止水坎(高度≥20mm),防止水向外渗漏;
水电管线严禁在地面开横槽,避免破坏防水层连续性;
若墙面为轻质砖,建议满墙涂刷防水并挂钢丝网加固;
防水完成后需及时贴砖,长期暴露可能降低材料耐久性。
施工后建议留存防水材料合格证及施工记录,便于后期维保。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