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防水垫层,通常指在结构楼板上为满足防水施工和排水坡度要求而设置的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及保护层,其设计与施工对防水系统的可靠性至关重要。虽然没有单一的强制性“尺寸”规范,但其厚度、坡度、范围等关键参数需遵循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
一、核心尺寸与技术要求
防水垫层的主要功能是:为防水层提供坚实、平整的基面;通过找坡实现地面快速排水,避免积水。其关键参数如下:
参数类别 | 具体要求 | 依据标准/说明 |
---|---|---|
材料类型 | 一般采用C20细石混凝土或1:2.5-1:3水泥砂浆。 |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 50327) |
厚度(最核心尺寸) | 最薄处厚度不应小于30mm。当地面有管线敷设或强度要求较高时,通常采用50mm厚C20细石混凝土。 |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37) |
排水坡度 | 坡向地漏,坡度宜为1%~1.5%(即每米管道长度,高度降低1cm至1.5cm)。 |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 |
范围(延伸尺寸) | 应比防水层范围稍小,但需覆盖所有地面并延展至墙脚。门口处应做门槛石或止水台。 | 常规做法,防止水向外渗流 |
阴角处理 | 所有墙、地面阴角应做成半径大于10mm的圆弧角(R角)。 | 《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 298)利于防水层均匀涂刷,避免应力开裂 |
表面平整度 | 用2米靠尺检查,表面平整度偏差不应大于4mm。 |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 |
二、施工工艺流程与要点
一个合格的防水垫层施工通常遵循以下步骤:
1. 基层处理:将结构楼板基层清理干净,无浮灰、油污,并提前洒水湿润,以保证垫层与基层结合牢固,防止空鼓。
2. 标高控制与灰饼制作:根据地漏位置和设计坡度,在墙面弹出标高控制线,并在地面制作灰饼(间距不大于2m),以精确控制垫层厚度和坡度。
3. 材料铺设与压实:铺填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用刮杠刮平,再用木抹子或铁抹子压实抹平。施工时应一次完成,避免反复施工扰动。
4. 养护:施工完成后,应在12小时内开始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保持表面湿润,确保强度正常增长,防止开裂。
三、常见误区与扩展知识
• 误区:垫层越厚越好。过厚的垫层会增加结构荷载,且若未分格或养护不当,更易收缩开裂。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厚度。
• 误区:忽略坡度。坡度不足是导致卫生间积水、长期潮湿的重要原因,严重时积水会绕过防水层边缘渗漏至楼下。
• 与防水层的关系:防水垫层是防水层(如涂膜防水、卷材防水)的基层。在垫层之上,通常会先涂刷基层处理剂,然后再进行防水主材的施工。垫层的质量直接决定了防水层的最终效果。
• 止水台(门槛石):为防止水从卫生间门洞下方渗出,应在门洞处设置混凝土止水台(或称挡水坎),其高度应高出卫生间完成面20-30mm,并与垫层一体浇筑,形成连续的整体屏障。
综上所述,卫生间防水垫层的“尺寸规范”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概念,其核心在于控制好厚度、坡度和范围,并严格遵循施工工艺,才能为后续的防水工程打下坚实基础,最终实现长久防渗漏的目的。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