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防水和干湿分离是装修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以下是具体操作要点及扩展知识:
一、防水施工核心步骤
1. 基层处理
- 清理地面灰尘、油污,修补裂缝,确保基层平整坚固。阴阳角处做圆弧处理,避免防水层开裂。
- 水管根部、地漏周边用堵漏王密封,加强薄弱环节。
2. 防水材料选择
- 墙面用刚性防水(如K11通用型),地面用柔性防水(如JS聚合物),适应结构变形。淋浴区墙面涂刷高度不低于1.8米,干区墙面建议30厘米以上。
- 涂刷2-3遍,十字交叉施工,每遍间隔4-6小时,总厚度不低于1.5毫米。
3. 闭水试验
- 防水层干透后蓄水48小时,水位深度2-3厘米,检查楼下无渗漏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二、干湿分离实现方案
1. 隔断形式
- 玻璃隔断:推拉式或平开式淋浴房,需选用钢化玻璃(厚度8-12mm)并贴防爆膜。
- 半墙+浴帘:砌筑10-15厘米高挡水条,搭配防水浴帘,经济灵活但需定期清洁霉菌。
- 三分离设计:将马桶、洗漱台、淋浴区完全独立,适合面积≥5㎡的卫生间。
2. 排水优化
- 湿区采用长条形地漏(线性排水),坡度坡度应≥2%,确保快速排水。
- 干区可安装防臭地漏(如深水封型),防止反味。
3. 材料防潮性
- 湿区墙面选釉面砖(吸水率<0.5%),地面用防滑砖(摩擦系数≥0.6)。
- 吊顶用铝扣板或耐水石膏板,搭配风暖浴霸降低潮气。
三、延伸注意事项
水电管线严禁铺设在防水层下方,避免穿刺破坏防水。
门槛石需先做防水再安装,底部用防水砂浆密封,防止水渗入外墙面。
美缝剂选择环氧彩砂,比传统填缝剂更抗霉菌。
四、常见误区
仅做地面防水忽略墙面,可能导致隔壁房间墙体发霉。
防水层并非越厚越好,过厚容易开裂,应按标准分层施工。
通过系统化的防水处理和合理的干湿分区设计,能有效延长卫生间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