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防水施工的关键在于材料选择、施工标准和细节处理。以下是具体建议和扩展知识:
1. 防水涂料厚度
地面防水层涂刷厚度应≥1.5mm,墙面高度至少做到30cm,淋浴区建议做到180cm以上。若使用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K11、JS等),需涂刷2-3遍,每遍垂直交叉施工,确保无漏涂。
2. 材料类型选择
- 柔性防水:推荐聚氨酯或丙烯酸类涂料,弹性好,适应基层微小开裂,适合地面和管根部位。
- 刚性防水: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适合墙面,粘结力强利于贴砖,但抗裂性较差。
3. 关键部位处理
- 地漏、管根、阴阳角需做附加层,采用“一布两涂”工艺,嵌入无纺布增强抗渗性。
- 门槛石下方必须做防水坝,防止水汽渗透至门外。
4. 闭水试验标准
防水层干固后蓄水深度≥2cm,持续48小时,检查楼下无渗漏方可进行下一工序。冬季需延长至72小时。
5. 辅材配套
建议使用品牌专用堵漏宝(如德高、雨虹)处理基层裂缝,防水胶带密封管道接口。
6. 施工环境要求
基层含水率需<9%,空鼓、起砂需先修补。环境温度5-35℃为宜,避免雨天施工影响成膜。
扩展知识:
欧美标准(如EN 14891)要求卫浴防水系统需通过动态水压测试,国内CECS 196:2006规范也有明确指标。好的防水体系应兼具“防排结合”理念,搭配泄水坡(1%-3%坡度)和断层式排水设计,可提升整体防水寿命。另外,选用彩色防水涂料(如蓝色)便于检查涂刷均匀度。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