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面找平常用的材料包括以下几种:
1. 水泥砂浆:传统找平材料,成本低、强度高,适合大面积找平,但干燥收缩易开裂,需配合抗裂措施,常用于毛坯房墙体基层处理。
2. 石膏基找平砂浆:轻质、快干(2~3小时初凝),粘结力强且不易空鼓,适合室内墙面薄层找平(3~20mm),但对湿度敏感,不适用于厨卫等潮湿环境。
3. 自流平水泥:通过流动性自动找平,厚度通常5~30mm,平整度高,常用于地面延伸至墙面(如踢脚线区域)或对精度要求较高的环氧地坪基层。
4. 腻子(粉刷石膏+腻子层):用于精找平(厚度<5mm),分为普通腻子与耐水腻子,后者防潮性更优。需分层批刮,每层厚度不超过2mm。
5. 轻质抹灰石膏:添加玻化微珠等骨料,减轻重量且保温隔音,适合加气砖或石膏板墙面,抗裂性优于传统水泥砂浆。
6. 纤维增强材料:如玻璃纤维网格布或抗裂砂浆,与找平层复合使用以抑制开裂,尤其适用于新旧墙体接缝处。
7. 木板/欧松板:木工用板材找平,适用于龙骨墙面或需要快速安装的场景,需注意防潮防火处理。
8. 成品预制墙板:如硅酸钙板、GRG(玻璃纤维增强石膏板),直接覆盖原墙面,兼具找平与装饰功能,但成本较高。
注意事项:
潮湿区域(卫生间)应选用水泥基或耐水石膏材料;
超厚找平(>30mm)需分层施工并挂网加固;
旧墙翻新需先铲除疏松层并涂刷界面剂增强附着力。
其他延伸工艺包括冲筋打点(确保垂直度)、激光仪辅助找平等,具体选择需结合基层状况、预算及后续装饰要求。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