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面地砖铺贴施工实训是一项系统性、技术性较强的工程操作,需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执行,确保质量与美观。以下是关键步骤及技术要点:
1. 基层处理
- 墙面检查:基层必须平整、坚实、无空鼓、无油污及松散物。混凝土或砌体墙面需用水泥砂浆找平,平整度偏差≤3mm/2m。
- 防水处理:湿区(如卫生间)需先涂刷防水涂料(如聚氨酯或聚合物水泥基防水),高度不低于1.8米,并做24小时闭水试验。
2. 弹线定位
- 根据设计图纸弹出水平线(离地+50cm基准线)和垂直线,分割砖缝位置,避免出现窄条砖(非整砖宽度宜≥1/3原砖)。
- 采用“工字铺”“人字铺”等特殊铺法时,需提前排版并标注轴线。
3. 瓷砖预处理
- 浸泡吸水砖:釉面砖需清水浸泡2小时以上至无气泡,晾干表面水分再铺贴。
- 背胶处理:玻化砖或低吸水率砖(<0.5%)需涂刷界面剂或瓷砖背胶,增强粘结力。
4. 粘结剂施工
- 选用C1或C2标准的水泥基胶粘剂(如瓷砖胶),采用齿形刮板(齿深6-10mm)双面刮浆:墙面刮胶面积≥80%,瓷砖背面满刮胶浆。
- 注意胶粘剂的开放时间(通常20-30分钟),避免胶浆表干后铺贴。
5. 铺贴工艺
- 从下往上逐层铺贴,首排砖以木楔支撑临时固定。使用十字定位器控制缝宽(常规2-5mm),阳角处可做45°倒角或安装护角条。
- 敲击找平:用橡胶锤轻击砖面,确保与基层充分接触,同时用水平尺校验平整度。
6. 留缝与填缝
- 热胀冷缩缝宽依据砖材调整:仿古砖建议3-5mm,大理石瓷砖≥2mm。填缝需在贴砖24小时后进行,选用环氧彩砂或防霉硅酮填缝剂。
- 美缝施工:填缝前需清缝至深度≥2mm,避免残留水泥渣。
7. 养护与验收
- 自然养护期≥7天(冬季延长至14天),期间禁止淋水或负重。验收标准包括空鼓率(单片≤5%,总数≤3%)、接缝平直度(2m靠尺检测≤2mm)。
8. 常见问题防治
- 空鼓:因基层未润湿或胶浆厚度不足导致,需铲除重铺。
- 色差:同一批次瓷砖铺贴,施工前核对色号。
- 开裂:结构沉降缝处需预留伸缩缝,或使用柔性接缝材料。
扩展知识
薄贴法:采用成品瓷砖胶(厚度3-5mm),比传统厚贴法节省空间,但对基层平整度要求更高。
架空式干挂:适用于大规格岩板(如900×1800mm),通过金属挂件固定,需预埋龙骨。
振动密实技术:使用高频振动器消除胶粘剂气泡,提升满粘率。
墙面砖铺贴质量直接影响装饰效果与使用寿命,建议选择具有JGJ/T 315-2016《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资质的施工团队。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