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贴砖后墙面出现起皮现象,可能由以下原因及解决方案导致:
1. 基层处理不当
墙面未彻底清理浮灰、油渍或脱模剂,或基层强度不足(如腻子层粉化)。贴砖前需凿除疏松层,涂刷界面剂增强粘结力,并使用水泥砂浆找平,确保基层含水率低于5%。
2. 材料问题
劣质瓷砖胶粘结力不足,或水泥砂浆配比错误(如水泥过多导致收缩开裂)。建议选用C2级以上的瓷砖胶,水泥砂浆按1:2.5比例调配,并掺入适量胶粉增加柔韧性。
3. 施工工艺缺陷
砖背胶涂抹不匀,或未采用“双涂法”(砖背与墙面同时涂胶)。空鼓率超过5%时需返工,使用齿形刮板保证胶层厚度均匀,留缝2-3mm以应对热胀冷缩。
4. 环境因素影响
潮湿环境加速基层返碱,或温差过大导致材料变形。施工前后需保持通风,北方地区建议添加防冻剂,梅雨季节应延期施工。
5. 防水层失效
卫生间相邻墙面若未做防水拉毛处理,水分渗透会导致腻子层剥落。需铲除起皮区域,涂刷渗透型防水浆料后再重新贴砖。
扩展知识:
玻化砖需使用背胶预处理,因其吸水率低易空鼓;
瓷砖胶开放时间通常为20分钟,超时粘贴会降低粘性;
地砖上墙必须采用薄贴法,传统厚贴易因自重下垂。
出现局部起皮可注射环氧树脂胶补救,大面积脱落则需彻底返工,必要时聘请专业验房师评估结构安全性。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