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刷白后墙面脱落的可能原因及解决方案:
1. 基层处理不当
- 墙面存在浮灰、油污或旧涂层未彻底清除,导致新涂层附着力不足。
- 解决方法:施工前需彻底清洁基层,必要时使用钢丝刷或打磨机处理,并涂刷界面剂增强粘结力。
2. 材料质量问题
- 廉价涂料或腻子粘结强度不足,或涂料与基层材质不兼容(如水泥基与溶剂型涂料混合使用)。
- 建议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弹性外墙腻子和抗碱底漆,确保材料匹配性。
3. 施工条件不达标
- 高温、低温或高湿环境下施工,影响涂料成膜。
- 应避开极端天气,环境温度建议在5-35℃,相对湿度低于85%。
4. 涂层过厚或未分层施工
- 单次涂刷过厚易导致表干里不干,引发收缩开裂。
- 需分层施工,每层厚度不超过1mm,待前一层完全干燥后再进行后续操作。
5. 基层含水率过高
- 新砌墙体未充分干燥(含水率>10%),水分蒸发导致涂层鼓包脱落。
- 新建墙体需养护28天以上,并检测含水率合格后方可施工。
6. 结构性问题
- 墙体开裂、渗水等隐患未处理,直接覆盖涂料会加剧脱落。
- 需先修补裂缝,做防水处理(如涂刷防水砂浆),必要时增设网格布抗裂。
扩展知识:
外墙涂料推荐选用硅丙或氟碳类产品,耐候性更佳;
旧墙翻新时需检查是否有粉化、空鼓,敲击听声辨别空鼓区域;
腻子层养护后需用砂纸打磨至平整度误差≤2mm/2m。
若脱落已发生,需铲除松脱层至牢固基层,按标准工艺重新处理,重点加强阴阳角、窗框周边等应力集中部位。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