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墙面灰色烧结砖施工需注意以下技术要点,并需结合当地气候与材料特性进行优化:
1. 基层处理
基层需达到C20混凝土强度或MU10砌体标准,平整度偏差不超过5mm/2m。黄土高原区域需特别关注地基湿陷性,建议采用三七灰土分层夯实(每层≤300mm),并涂刷环氧树脂界面剂增强粘结力。旧墙面应凿毛处理,凹凸差需≥5mm以提升机械咬合力。
2. 排砖设计
采用"工字缝"或"骑马缝"排版时,门窗洞口两侧需保证≥1/2砖长。宝鸡属8度抗震设防区,转角处应设置配筋带(2Φ6@500mm),每3皮砖加设耐碱玻纤网格布(160g/㎡)抗裂。
3. 粘结材料
推荐采用聚合物改性砂浆(强度等级M15),夏季施工可掺加0.3%木质素磺酸钙缓凝剂。严寒季节宜采用早强型水泥砂浆,施工温度不低于5℃。胶粘剂拉伸粘结强度应≥0.6MPa。
4. 施工工艺
采用"三一砌筑法"(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灰缝厚度8-12mm。每日砌筑高度不超过1.8m,间隔24h后方可继续施工。阴角处需同时砌筑,临时间断处留斜槎(高宽比≥2:3)。
5. 勾缝处理
初凝后(约4小时)用专用勾缝刀进行凹圆缝处理(深度3-5mm)。建议使用丙烯酸基填缝剂,耐候温度范围-30℃至80℃,较传统水泥砂浆抗冻融循环能力提升3倍。
6. 养护控制
终凝后覆盖无纺布保湿养护7天,冬季采用阻燃保温棉覆盖。养护期间避免雨水冲刷,相对湿度需保持≥70%。
补充知识:
宝鸡地区年平均降水量600-700mm,建议砖体吸水率控制在6-8%之间。烧结砖出厂前应进行50次冻融循环测试(-15℃~20℃),质量损失率需≤2%。施工前需对砖体进行预湿润,含水率控制在10-15%可有效降低砂浆水分流失。高层建筑建议每隔6m设置不锈钢伸缩缝(宽20mm,填嵌聚乙烯泡沫棒+硅酮耐候胶)。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