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家具上色和保养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涉及材料选择、工艺操作和后期维护,以下是专业化的操作要点和扩展知识:
一、上色工艺流程
1. 基材处理
粗打磨:用80-120目砂纸消除毛刺,对硬木(如橡木)顺纹理打磨,软木(松木)需控制力度避免过度凹陷。
填孔处理:显孔工艺(开放漆)保留导管纹理,全封闭工艺需用木屑混合502胶填补虫眼裂缝。
湿度控制:含水率需低于12%,北方供暖环境建议放置48小时平衡含水率。
2. 底漆体系
硝基漆(NC漆):采用"三底两面"工艺,每遍间隔2小时打磨,400目水砂纸湿磨可提升细腻度。
聚氨酯漆(PU漆):双组份需严格按固化剂比例调配,50um厚度最佳,隔夜固化后打磨。
3. 着色技术
染色剂:酸性染料渗透性强,适合枫木等致密木材;碱性染料对柚木等油性木显色更佳。
渐变工艺:先用钢丝绒做旧处理,再通过酒精染料局部加深,最后用干刷法做高光效果。
二、保养核心技术
1. 环境适应性维护
湿度控制:实木家具在RH45%-55%环境下最稳定,使用恒湿机比单纯的加湿器更精准。
紫外线防护:含受阻胺(HALS)的家具蜡可延缓黄变,UV吸收型清漆在阳光直射处最有效。
2. 周期性深度保养
半年期:使用微晶抛光膏配合0000级钢丝棉处理哑光表面
年度保养:丹麦油养护时需薄涂多遍,每遍间隔8小时,最后用棕榈轮抛光
3. 损伤修复方案
烫痕处理:先用氧漂型清洁剂点涂,再用烙铁低温修复树脂填充
深度划伤:环氧树脂+木质颜料调色修补,固化后用水性消光剂处理表面光泽度
三、特殊材质处理
红木类家具建议采用传统生漆工艺,需经过12道精磨、20遍上漆;贴皮家具避免使用酮类溶剂,容易造成胶层溶解。现代水性漆固化后耐划度可达3H铅笔硬度,但施工环境需保持25℃以上。
四、工具选择标准
喷口径建议1.3mm适用于硝基漆,1.5mm适合聚氨酯漆;无尘喷房需保持5-10m/s风速,过滤系统应达到F5级标准。手工擦色时,纯棉布含脂率影响着色均匀度,建议使用脱脂处理的医用纱布。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