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是中国家具工艺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不仅在创新家具的造型、结构和雕饰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在家具材料的选择、加工和装饰技艺方面也有很大提升。此外,明代家具在设计上更加注重人性化和实用性,反映出当时社会文化、生活风尚和审美趋向,是中国古代家具工艺史上的一段辉煌篇章。
一、材料选择的发展
明代家具使用的材料较为丰富,比如常见的镶嵌花梨、紫檀、黄花梨、酸枝等坚硬木材,适用于制作丹青棋板、屏风和镶嵌家具等;田黄杨、楠木和檀香木等耐腐木材,适用于制作储物柜、锅灶案等;还有竹、树皮、编织物等材料也广泛应用于明代家具的制作。
二、结构设计的变化
明代家具在设计上更加注重实用性,为了方便家居生活的需要,在结构上采用了许多新的变化和创新,常见的变化有:
1. 床:床采用立式彩棚和底部空间设计,床板板面较为平整,可根据季节和身体状况来更换不同的床席。
2. 椅:斜靠椅出现并普及,替代了坐垫。
3. 桌:桌椅一体化、交叉桌足设计出现。
4. 屏风:结构从以前的四部分扩大到六部分,增加了屏风尺度,由此而发展出了“折屏”和“八扇屏”等形式。
三、雕饰工艺的发展
明朝的家具雕刻大量运用了故事题材、小品和建筑装饰图案等,同时也吸收了宣扬儒家文化的思想和精华。明代雕饰技艺水平较高,其特点是工整细腻,精雕细刻,取材灵活多样,创造了许多工艺品的艺术珍品。
四、表面装饰的变化
明代家具装饰技术可谓炉火纯青,雕刻、烙漆、镶嵌、刻画、玉雕等各种技艺都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家具表面的装饰主要有:
1. 烙漆工艺:在漆面上束缚出纹样和图案,使之浮起。
2. 镶嵌工艺:用不同种类的木材拼贴成花卉、鸟兽、山水、人物等形状,以装饰家具。
3. 彩绘工艺:以各种颜料勾勒出图案和文字,使之更加鲜艳明亮。
5、家具艺术的特点
明代家具既保留了古代的庄重端庄之美,又在结构、装饰、造型等方面,吸收了时代特征,使其更着重于实用性和人的舒适感,体现出“御用家具”、“民用家具”不同的特点。并且在人体工程学方面的考虑,使明代家具显得更为人性化,在今天仍然极具欣赏的价值。
总之,明代家具工艺的成就是中国古代家具工艺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明代家具工艺它完美的结合了实用性和艺术性,不仅是中国传统家具中的瑰宝,更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