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学中,所谓"出皇上"的格局是指能孕育大贵之人的顶级龙穴,需满足"天地人"三才俱全的条件,可分为以下核心要素:
1. 龙脉格局
祖山需为昆仑山分支,干龙跌宕起伏数百里而来,过峡处有迎送砂护卫,束气清真。
穴星后靠少祖山呈"三台""五脑芙蓉"等贵格,左右龙虎砂环抱如太师椅,外有九曲水缠腰。
明代廖均卿为永乐帝择昌平天寿山陵寝时,特别强调"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的四象俱全。
2. 水法要诀
明堂前需有"御街水"(又称玉带水),呈金城环抱之势,水口有狮象、华表等关锁。
水流需符合"长生十二宫"理论,帝座向首选临官、帝旺方位。故宫金水河设计即暗含"冠带水过堂"的玄机。
水质须清澈甘甜,忌反弓、直冲,《葬书》云"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3. 星峰配合
周围要有"三吉六秀"峰(如贪狼、巨门、武曲等),最贵者乃"北辰守水口",如明孝陵前的梅花山就符合紫微垣星象。
案山宜"龙阁"之态,清代裕陵特意堆砌人工案山模拟北斗七星。
4. 土色验证
真龙穴土有五色兼备之象,《地理啖蔗录》记载明十三陵所在处"土润如黄玉,掘地三尺现太极晕"。
泥土需细腻坚韧,捧之不散,尝之微甘,明代风水师曾用"秤土法"比较各地土质密度。
5. 天时呼应
需结合三元九运推算,如紫禁城肇建于六白金星当运(1406年),契合"星斗运璇玑"之象。
下葬或奠基时辰要避开煞曜,通常选"四大垣局"(紫微、天市、太微、少微)当空之时。
需注意,真正帝王风水往往伴随特殊征兆:如刘伯温为朱元璋父母迁葬时记载"夜有龙盘于墓,旦见五色土结成龙纹"。现代环境地理学认为,这类格局实质是地球磁场、水文地质与微气候的极致协调,其地通常具备:
① 强地磁场异常带
② 地下石英矿脉密集
③ 氡气辐射量适中
④ 微地形形成"藏风聚气"的负离子富集区。
北京故宫、西安汉唐皇陵、南京明孝陵等遗址的现代测绘显示,这些区域确实存在地下水流向特殊、地电异常等科学可测的特征,印证了传统风水理论的实践经验。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