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楼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是当地重要的历史文化地标,其内部陈列的文物和展品主要围绕潮汕文化、揭阳历史及民俗特色展开。以下是楼内摆放的主要文物及相关扩展内容:
1. 青铜器与陶瓷
- 揭阳楼展厅陈列有商周至汉代的青铜器,如青铜斧、剑、钟等,部分出土于揭阳本土,反映古越族与中原文化的交融。
- 唐宋至明清时期的潮州窑陶瓷,包括青瓷、白瓷及釉上彩瓷,展现潮汕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节点的重要地位。其中“笔架山窑”的宋代青白瓷尤为典型。
2. 历代碑刻与拓片
- 馆藏明清时期的碑刻原件及拓片,内容涉及官府文告、科举题名、宗族契约等,如《揭阳县学碑记》记录了地方教育发展史。
- 部分碑文可追溯至宋代,揭示揭阳古代行政建制与移民迁徙的细节。
3. 民俗文物
- 潮汕传统工艺展区包括木雕、金漆画、抽纱绣品等。清代金漆木雕“蟹篓”是典型代表,展现多层次镂空技法。
- 民间信仰器物如“三山国王”神像、赛会仪仗用具,印证潮汕独特的社群信仰体系。
4. 近代革命史料
- 近代揭阳籍华侨支援抗战的家书、票据,以及彭湃领导的农动文献,反映潮汕地区在近现代史上的角色。
5. 自然历史展品
- 揭阳出土的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如剑齿象骨骼残件,佐证远古时期岭南生态环境。
扩展知识:
揭阳楼建筑本身融合了汉代城楼风格与潮汕石雕工艺,楼前重达136吨的“泰山石”象征“五岳独尊”的文化寓意。馆藏中部分青铜器与粤东“浮滨文化”(商周时期)相关,而潮州窑瓷器则多通过韩江流域运销海外,实证了当地“省尾国角”却商贸活跃的历史特质。民俗展品中的“出花园”成人礼器物,是潮汕“儒礼俗用”传统的生动体现。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