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内口罩的摆放位置应符合卫生规范与便利性原则,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1. 入口处显眼位置
会议场所入口处应设置独立消毒台或置物架,摆放未拆封的独立包装医用外科口罩或KN95口罩,确保参会人员进场时可快速取用。建议使用透明亚克力盒或紫外线消毒柜存放,避免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并标注“一次性使用”提示。
2. 主席台或签到处备用
主席台、签到处等高频接触区域需配备备用口罩,数量按参会人数的20%超额配置。可采用立式支架或壁挂式收纳盒,避免叠放导致污染,同时配备废弃口罩专用回收桶(含盖)。
3. 座椅间隔放置
针对大型会议,每排座椅两端或扶手处可增设小型口罩挂钩或插袋,方便临时取用。特别注意间距需超过1米,避免交叉接触。
4.茶歇区独立供应
餐饮区需单独设置口罩补给点,与食品保持3米以上距离,配备免洗消毒液。建议使用单向抽取式口罩盒,避免多人触碰。
5. 特殊区域加强配置
通风较差的密闭会议室或医疗相关会议,应在空调出风口附近增加HEPA过滤口罩存放点,并标注防护等级(如GB 19083-2010标准)。
扩展知识:
口罩存放环境湿度应低于70%,温度不超过30℃,远离紫外灯直射。
根据《WS/T 697-2020公共场所消毒管理规范》,口罩分发点每日需进行2次酒精喷洒消毒。
折叠式口罩建议竖向放置,避免滤层受压变形影响防护效果。
针对残障人士参会场景,需在无障碍通道处设置低位摆放架(高度≤80cm)。
废弃口罩处理应在每个出口配置脚踏式垃圾桶,内套黄色医疗废物垃圾袋,张贴“剪断挂绳后再丢弃”的示意图。专业性会议建议安排专人监督口罩佩戴情况,每2小时巡查补给情况。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