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上海核酸检测亭摆放要求的专业性解答,综合政府公告及医疗卫生规范:

一、核心摆放要求
1. 选址布局:优先设置在居民区(服务半径≤1公里)、交通枢纽、大型商超、学校周边等人流密集区域,且需避开消防通道和防洪排涝设施。
2. 安全间距:相邻检测亭间距≥50米,排队区设置1米间隔标识,入口与出口分离(单向通道设计)。
3. 功能区划:严格区分登记区、采样区、医疗废物暂存区,其中采样区面积≥3㎡并配备负压系统。
4. 基础设施:须接入市政电网,配备紫外线消毒设备、空调及防水防漏电装置。
| 参数类别 | 技术标准 | 依据文件 |
|---|---|---|
| 服务人口密度 | ≥1亭/5000常住人口 | 沪卫疾控〔2022〕17号 |
| 缓冲区最小距离 | 等候区与采样区≥2m隔离带 | WS/T 699-2020 |
| 通风标准 | 空气交换率≥12次/小时 | GB 50346-2011 |
二、特殊场景规范
• 移动检测亭:根据上海卫健委动态部署要求,临时增设点需提前24小时报备街道办与疾控中心
• 极端天气应对:台风黄色预警时需停止露天采样服务,暴雨期间采样亭地坪需高出地面15cm
三、扩展相关要求
1. 标识系统:需悬挂统一样式的夜间反光标识(尺寸≥60cm×40cm)与服务时间公示牌
2. 废物处理:医疗废弃物容器应符合《HJ 421-2008》标准,执行“双袋鹅颈式包扎”
3. 信息化配置:应配备5G联网终端,实时对接“上海市核酸筛查系统”
注:2023年起部分检测亭已转型为发热诊疗站或社区卫生服务延伸点,布局要求参照《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导则》调整。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