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臣氏的商品摆放遵循零售业经典的"品类管理"和"视觉营销"原则,其核心策略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黄金陈列位优化
主通道端架(1.4-1.6米高度)常陈列高毛利季节性商品(如防晒霜、面膜),利用"磁石点理论"吸引顾客驻足。货架中层(消费者平视范围)通常摆放自有品牌及明星单品,下层则放置大包装或分量商品。
2. 品类关联布局
按"购买决策树"逻辑组合商品:洗面奶旁配置化妆棉、卸妆水;牙膏区相邻摆放电动牙刷替换头。这种"交叉陈列"能提升连带购买率15-20%(据尼尔森调研数据)。
3. 色彩视觉管理
采用"色块陈列法"强化品类识别:护肤区以蓝白色系(薇姿、理泉)构建专业感,美妆区采用粉色/黑色对比(彩妆品牌)。同类商品按光谱顺序排列,符合人眼对暖色的敏感度。
4. 动线设计策略
入口处设置彩妆体验区形成"软隔断",强制顾客沿逆时针动线行进。收银台前"等待区"陈列口腔护理小件(口喷、牙线),利用5分钟等待时间刺激冲动消费。
5. 数据化空间分配
采用"坪效优先"原则,每节货架配置3-5个SKU。通过RFID系统监测周转率,滞销品会调整至端架进行促销,畅销品则扩陈列面至120cm以上。保健品类按"FIFO"原则进行先进先出陈列。
6. 灯光温度控制
护肤品区使用4000K中性光确保试色准确,香水柜配置3000K暖光突显奢华感。冷链商品(部分面膜)需保持18-22℃环境温度,专设恒温陈列柜。
7. 数字化转型结合
部分门店试点"智慧货架",电子价签可实时变更促销信息。部分端架设置AR虚拟试妆镜,扫描商品即可触发互动体验,提升停留时长37%(屈臣氏2022年报数据)。
在特殊节点(如双11/周年庆)会采用"蜂巢式陈列",将爆品堆头呈六边形分布,确保多角度可视性。疫情期间推出的"无接触选购区"保留为常态设计,常用药品和防疫用品实行"双通道陈列"(柜台+自助架)。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