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展板的摆放效果直接影响到信息传达效率和视觉吸引力,科学的布局需综合考虑空间、受众、内容与美学因素。以下是专业建议:
1. 视线高度原则
主展板中心点应距地面1.5-1.8米,符合成人平视范围。大型展览可采用三级分层:上部(2米以上)悬挂标题装置,中部(1.2-1.8米)布置核心内容,下部(0.8米以下)设置互动区或展台。
2. 动线规划
- 线性空间采用"S型"或"Z型"布局,引导观众自然浏览
- 核心展板需放置于通道拐点或休息区前2-3米处,预留驻足空间
- 医疗/教育类展板应按逻辑顺序排列,商业类可将重点内容放在动线中段
3. 视觉对比技法
- 深色背景展板需配合200lux以上照明,浅色背景保持150lux
- 相邻展板采用互补色系(如蓝橙对比),色相差应大于30°
- 图文比例遵循3:7法则,每平米文字量不超过200字
4. 环境融合策略
立柱周围可设计环形展板,转角处采用120°夹角立体展示。户外展览要考虑日照角度,北半球夏季应避免正南朝向。
5. 互动增强设计
触控屏展板需预留直径1.2米操作空间,QR码放置高度不超过1.5米。可增设物理互动装置如翻转板、磁贴板等,提升参与度。
6. 材质安全规范
室内展板阻燃等级需达B1级,室外采用UV喷绘+防水腹膜。易碎品展板应使用5mm以上亚克力防护层。
7. 数据可视化应用
数据类内容优先使用等比例信息图表,时间轴建议采用左至右横向布局,流程图保持30-45°斜向视觉引导。
专业展览建议进行视线测试,通过热力图分析优化布局。文化类展览展板间距宜保持1.5倍板宽,商业展览可压缩至1.2倍以提升信息密度。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